(2)保持正常工作載荷
試驗表明,發動機在不穩定載荷下工作與在穩定載荷下工作比較,氣缸磨損量增大2倍。超負荷運轉,故障多,壽命低。要均勻地加減油門,防止發動機、工作裝置動作大起大落。
(3)合理潤滑
據統計,工程機械故障有一半以上是潤滑不良引起的。良好的潤滑可使各零部件保持正常的工作間隙和合適的工作溫度,降低磨損。合理潤滑,一要合理選用潤滑劑,二要經常檢查潤滑劑的數量和質量。若應急代用,事后一定要正確處理。
(4) 適時維修
重大機械故障往往是由一些較小的故障引起的,故障無論大小都應及時排除。日常,一要按照維修規程,對機器進行定期維護與修理,二要在使用中加強定期與不定期的檢查。
2.發動機故障的預防
(1) 低壓油路氣阻的預防
低壓油路密封不嚴或油箱油面過低,機械傾斜停放或行駛,空氣都會趁機而入;氣溫高,燃油蒸發,也會在低壓油路形成氣阻,造成發動機工作不穩、自動熄火或不能啟動。要經常檢查低壓油管、接頭及密封墊、輸油泵和手油泵的密封狀況;裝配柴油機的細濾清器蓋、輸油泵蓋、噴油泵蓋時,要先檢查該處的密封紙墊是否完好和結合處是否有傷痕、毛刺及雜質后將緊固蓋與殼體的螺釘按規定擰緊;天氣炎熱時,可將一塊濕布蓋在輸油泵上并不斷滴水,減緩燃油蒸發。
(2)油路堵塞的預防
常見堵塞部位主要有,油箱內的油管、濾網、柴油濾清器、油箱蓋通氣孔等,預防堵塞的關鍵是保證燃油清潔及油路密封。柴油加注前要經過48h沉淀;加油工具要清潔,最好采用密封管加油,不要把吸油管插到桶底,油箱加油口濾網一定要完好無損,油箱要經常清洗,加油時應加滿;油路應經常維護、清洗,并及時更換濾芯。
(3)噴油泵的預防維護
用合格的柴油;每次啟動前都應檢查噴油泵內機油數量和質量,防止機油進水或柴油變質,造成柱塞及出油閥偶件早期磨損、銹蝕。定期檢查調整的項目如下供油提前角及各缸供油間隔角;凸輪軸間隙(軸向間隙過大在兩側加墊片調整,徑向間隙過大更換新品);各缸供油量(可通過煙色、聲音、排氣歧管溫度確定)。定期檢查項目:出油閥偶件密封情況,若多缸密封不良,應徹底調試維護噴油泵,更換偶件;相關鍵、槽及固定螺栓的磨損情況;及時更換磨損的柱塞偶件;使用標準的高壓油管。
(4)噴油器偶件早期損壞的預防
嚴格執行選油、存油、沉淀、過濾、加油的要求;按時清洗燃油濾清器、燃油箱及時更換損壞的濾芯和密封圈;安裝新噴油器偶件時,注意清除其表面的防銹油,清洗時將針閥在閥體內各抽動和轉動幾次,擰緊噴油器偶件時,扭矩一般為60~80N•m,最好反復松緊幾次1以防偶件變形;調整噴油壓力時,先查噴油器密封性,不能滲漏;用壓板固定的憤油器,安裝時壓板切勿裝反;保持噴油器散熱良好,其墊圈必須是銅墊,與安裝孔應有2~3mm的間隙;供油時間、配氣相 位和冷卻水溫均需正常,及時清除積炭;更換或拆裝高壓油管、柴油濾芯、柱塞副和出油閥副等零件時,應先清洗后安裝;高壓油管未接入噴油器前,應拉大油門,用外力帶動發動機空轉數圈,以清洗高壓油管,防止雜質進入噴油器偶件。
(5)人為故障的預防
人為故障一般都在維修后試機、運行一段里程后發現,如墊片落入進氣管、齒輪碰傷引發異響、違章作業導致排氣管流機油、聽到報警不處置引發事故等。主要原因,一是沒有按規定更換、添加機油、清洗機油濾清器,缺油或使用變質潤滑油,沒有及時更換空氣濾芯;二是違章操作或修理裝配質量差;三是零件質量不合格或添加的燃、潤油料品質不佳;四是野蠻拆 裝、保潔極差的修理習慣;五是不按規定里程清洗“三濾”,更換潤滑油;六是零件漏裝;七是違章使用,如新機或大修后走合期間,不執行走合規定,不進行走合維護,提前帶負荷使用,超載、超速運行;八是修理工藝不良、檢查不細,如在裝配曲軸、飛輪及離合器總成前不做平衡試驗,使發動機運轉不穩,出現周期振動;九是線路接錯,零件錯裝。
(6)漏油的防治
漏油的主要原因是:產品(配件)質量、材質或工藝不良;結構設計不佳;裝配時配合表面不清潔,襯墊破損、位移,或未按操作規范進行;緊固螺母扭力不均,滑絲或松曠;密封磨損、老化、變形,失效;潤滑油添加過多,油面過高或加錯油品;零部件(邊蓋類、薄壁件)接合表面撓曲變形; 殼體件破損,導致潤滑油滲出;通氣塞、單向閥堵塞后,由于箱殼內、外氣壓差作用,引起密封薄弱處漏油。應當有針對性地加以預防。
來源:www.t11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