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械維修實踐中,常常遇到柴油發動機因高壓油泵調速齒條或齒圈卡在最大供油位置,或因各種原因導致調速器失去調速特性,及氣缸中進入其它燃料,特別在同時起動發動機或換檔、去除負荷等時,發動機出現飛車故障。
飛車后,若采取緊急措施,如:堵塞進氣管,將減壓手柄拉到減壓位置,使用排氣制動,迅速松開各缸高壓油管停止供油等,可制止飛車事故。若飛車后采取措施不及時,發動機長時間超速運轉,將可能發生連桿螺栓拉斷、打破機體等惡性事故,也可能使調速器飛錘或鋼球甩脫、碰撞或打爛調速器殼體,噴油泵凸輪軸轉動受到限制,油泵不再供油,發動機自動熄火停轉。
在調速器殼體被打爛的飛車故障中,除需按常規校正噴油泵及對發動機各運動部件的聯接可靠性、配氣機構桿件的彎曲變形進行校正外,還要重調供油正時。因為當飛錘甩脫卡滯時,噴油泵凸輪軸被飛錘端強制停轉,噴油泵停止供油,汽缸內不再爆發作功,但飛車后高速運轉的發動機不能立刻停轉,在巨大慣性作用下將繼續運轉一段時間,同時通過正時齒輪間的傳動帶動噴油泵正時齒輪軸繼續轉動。這樣,正時齒輪將對油泵驅動軸施加一驅動其繼續旋轉的沖擊扭矩,因凸輪軸飛錘端轉動受阻,聯軸器膠木聯接塊可能被擠碎,噴油泵正時齒輪與齒輪軸間的聯接鍵可能被剪斷,而錯離原裝配位置。同時,作為鑄件加工成的油泵凸輪軸,其直徑大于作為細長桿件的油泵正時齒輪軸,當飛錘甩脫打爛調速器殼體油泵被強制停轉時,正時齒輪軸在發動機繼續高速旋轉造成的巨大沖擊扭矩作用下將產生扭曲變形,凸緣盤端轉角滯后于正時齒輪端轉角。所以在發生調速器打爛殼體的情況下,若是簡單的修校好高壓油泵就裝車發動,常常失敗。較徹底的處理辦法是打開正時齒輪室蓋,檢查油泵正時齒輪軸是否滾鍵。若是,就拆下齒輪軸重新配鍵。若無滾鍵,就要檢查齒輪軸的扭曲變形。先對正時記號,然后盤動發動機曲軸,盤至飛輪上一缸供油提前角刻線的要求角度,油泵裝到機體上,聯接進回油管,不裝高壓油管,聯軸器凸緣盤定位螺釘不裝。油泵排空氣注滿柴油后,盤動凸緣盤到一缸供油開始位置。此時查看定位螺釘孔與前凸緣盤上弧形槽相對位置,若相差角度太大無法靠聯軸器處調整,此時就要重調油泵正時齒輪,即抽出油泵齒輪軸,在自由狀態下按正常旋轉方向轉動齒輪軸,到聯軸器驅動凸緣盤弧形孔中心位置正對中間凸緣盤固定螺孔位置,按此位置裝上齒輪軸,擰緊凸緣盤固定螺釘,噴油泵供油正時即可恢復。同時應按相差齒數在相應的齒上重新打上正時標識,利于后來維修工作。如發動機前端空間太小,只有吊出發動機才能打開正時齒輪室蓋,而現場無起吊設備,又需進行現場急救時,可進行如下處理:把校正好的油泵按正常安裝位置裝復,接好低壓油路,排空氣注滿油。打開一缸氣門室蓋,盤動曲軸同時查看一缸進排氣門搖臂運動情況,到飛輪上一缸供油開始時刻。盤動聯軸器從動盤到一缸出油閥緊座出油口油面波動,停止轉動。反向盤動從動凸緣盤,到中間凸緣盤固定螺釘正對驅動凸緣盤上弧形長孔中心位置,固定凸緣盤定位螺釘。在發動機體上正對正時齒輪軸處涂蓋濕泥,用噴燈或氧炔焰加熱正時齒輪軸,到能用開口扳手按噴油泵旋轉方向在油泵端扳動從動凸緣盤,不可過加熱。此時油泵轉動,而正時齒輪端受發動機靜止狀態限制不能轉動。到一缸出油閥緊座出油口油面明顯波動為止,保持此位置不動待正時齒輪軸冷卻。這樣噴油泵與正時齒輪軸恢復到軸扭曲變形前對應位置。繼續盤動曲軸一周,正時齒輪軸上第一次加熱時火焰沒有直接加熱到的一面轉向正外面,進行第二次加熱,基本與第一次加熱一致。冷卻后軸上二對應表面受熱殘余內應力基本一致。軸不致發生明顯撓曲變形,傳動穩定性好。以上方法比較簡單,可作現場救急之用。但因為加熱火候不易控制,齒輪軸難免存在因殘余應力不平衡引起的撓曲變形。條件許可情況下,更換正時齒輪軸效果最好。
|